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思政建设 -> 正文

党委书记李华荣在第一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暨研究生教育1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3-02-25  来源:   点击量:

党委书记李华荣在第一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暨研究生教育1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铸魂育人 服务国家需求

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第一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暨研究生教育1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李华荣

(2023 年 2 月 25 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研究生教育10周年总结大会,目的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凝聚共识、统一行动。刚才,王金胜校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系统、全面、客观,响应国家政策,符合长医实际,我完全同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围绕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实现了新的突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医的研究生教育从零起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艰难困苦、终有所成。去年8月份,长医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今年,新增的护理、药学也将开门“收徒”。回望过去,有夯基之难、攀爬之苦,有收获之喜、奋斗之乐。这一代长医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尚空谈、辛勤耕耘,无愧前人、奠基未来!在此,我要向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负重前行、无私奉献的新老同志、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申硕”成功是新长征的开始。站在新的起点,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时空,我们应当对研究生教育形成更加清醒的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我与大家分享三点体会。

一 、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研究生教育要自觉地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办学的根本在于方向。研究生教育要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引领青年学生胸怀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人民奋斗,为祖国奉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探索依托导师和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投入足够多的精力,与研究生多见面、勤沟通、善引导,充分发挥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

二、始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

“新医科”建设对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学生提出了新要求。新医科建设的核心内涵在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关键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要创新培养模式。以临床医学为核心,促进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深度融合。依托附属医院及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综合优势,深化科教融合、医教协同,厚基础、宽人文、强临床、重实践,围绕提高质量,精心设计、打造研究生培养的长医模式。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持续跟踪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

要提升岗位胜任力。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制度,构建研究生教育与行业规范化培训顺畅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特色模式,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岗位迁移力。

要重视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医学进步的需要,是医学事业发展的动力。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下大气力强化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培养,让研究生通过科学研究探知疾病机理,探索更科学的临床路径,提供更合理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促进人民健康,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要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我们要顶天立地、沾泥带土,为人民群众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够得着”的医学人才。

民之所盼,国之大者。建校 77 年来,面对国家的需求,不论是脱贫攻坚、抗震救灾,还是疫情防控、千里驰援,长医人总会挺身而出,勇担重任。我们用掷地有声的回答,走出了一条“服务老区、反哺百姓”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了长医鲜活的时代名片——我们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全国率先组织“第一村医”工作队;先后派出2000余人次支援湖北、上海、吉林、新疆、太原等地抗击疫情。

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要弘扬“济世报国”的校训精神, 坚定地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广阔的上党大地作为厚重的课堂,用“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评价尺度。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进一步强化对研究生的群众感情教育、人文关怀培训、沟通能力训练,以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有温度的大医生”为目标,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同志们!每一代长医人向前迈出的关键步伐,都将载入学校的史册。为了将党的事业、长医的阵地筑得更牢、建得更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必须回应国家需要、人民需要。让我们携起手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整合医疗资源,推进医教协同、产教融合,优化师资队伍,夯实学科基础,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治理能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党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以更加有为的奋进姿态,开创更加广阔的新天地!